| 
 | 
 
 
最近“打工人”这个梗比较火,我身边的人都开始以此自嘲。 
 
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,多高的职位,只要公司股份与你无关,大家都只是用时间换报酬的打工人,谁也不要比谁有优越感。 
 
我早就想明白了这些事,所以创业去了。 
 
刚开始要求不高,比打工多一点就行。 
 
但后来发现,自己干比打工赚钱多了!  
 
01 
打工十年,年薪才40万 
 
最近看一部都市剧,男主在上海奋斗了10年,今年公司碰到危机,被辞退了。 
 
但重新找工作却四处碰壁,自信心逐渐受挫。 
 
其实男主非常优秀,并不是工作能力不够,而是缺少机会。 
 
无奈之下,只能降低自己的薪资标准,从年薪40万,修改成年薪35万。 
 
 
 
即便如此,还是没有机会。 
 
男主从未如此怀疑过自己的价值,差点被逼回老家发展。 
 
最终还是靠关系进了一家公司,重新找回了自信。 
 
每每想起这一段,我都觉得后怕,后背发凉。 
 
在他身上,似乎看见了职场上的我。 
 
 
 
如果5年前,我没有选择创业; 
 
也许5年后,这大概率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,或许情况比男主更惨。 
 
工作10年,年薪才40万,还得要顶层人给机会。 
 
这年薪……还没我半年多。 
 
庆幸自己没有走上打工人的路,不然太耽误赚钱了。 
 
02 
我需要的是钱,不是工作 
 
男主是长期被“职业教育”驯化后的精英,即便求职受挫,也从未想过自己创业。 
 
在他的规划里,赚钱的唯一途径,就是打工! 
 
如果没有老板给他一份工作,他就会陷入自我怀疑,觉得自己毫无价值。 
 
5年前,我也是如此。 
 
 
 
我从学生时代起,所有努力的方向,都是为了找一份工作。 
 
多学一门技能,将来找工作多一个敲门砖。这是我时常鼓励自己的话。 
 
所以我自学了写作、PS、摄影、剪辑……以及各种七七八八觉得有用的东西。 
 
努力读书,努力掌握新技能,就为了找一份好工作。 
 
后来确实是找到了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,在某某上市公司,月薪3600。 
 
但工作1年后,既没有成长多少,这点钱也配不上我的梦想。 
 
我终于醒悟到——我需要的是钱!而不是工作! 
 
赚钱就是赚钱! 
 
只要合法合理,怎么赚真的一点都不丢人。 
 
当时我已经有了的副业,这是作为一名打工人的自觉。 
 
当副业逐渐超过我的主业的时候,我更加坚信了这一点——我需要的是钱!不是工作! 
 
只有赚到了钱,才会让我快乐!  
 
03 
我创业就是希望比打工多赚点钱 
 
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,其实是把创业想的太可怕了。 
 
创业并不是要砸锅卖铁,搞不好就负债累累,不知道电视剧怎么总喜欢拍这种剧情。 
 
我出来单干,就是为了比打工多赚点钱,没有远大的理想要去做个上市公司。 
 
 
 
即便需要大量的成本,也不要把自己置于高风险的处境。 
 
只要项目靠谱,尽管去拉融资,花投资人的钱。 
 
但这其实也是变向地给投资人打工,亏钱了他承担,赚钱了你们分。 
 
给谁打工不是打工,为什么不能为自己搏一搏? 
 
给老板熬夜通宵卖命,为了实现老板的理想,牺牲自己的青春,得到了一份收入稳定但不高的工作。 
 
在我看来,这并不值得。 
 
这世上最可惜的事,就是没理想的人,都在为有理想的人而奋斗;没目标的人,都在为有目标的人而拼命。 
 
 
 
如果拉不到融资,那就换个低成本的项目启动,不要在一堵墙上撞死。 
 
再不济,作为打工人,应该要有做副业的觉悟。 
 
创业也有稳健的模式,低成本启动完全可以,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如此繁荣的今天。 
 
我就是例子。(创业5年,我稳赚不赔的秘密) 
 
找一个卖点,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搞流量,搞推广,搞运营。 
 
赚钱需要什么,我就学习什么。 
 
向谁学习,向有成绩的人学习! 
 
谁有成绩?当然是优质同行。 
 
同行不是敌人,是良师益友,他们怎么做,我100%复制就行。 
 
他每天写2篇软文,回答10个知乎,做2个短视频,发5条朋友圈…… 
 
OK,我也每天写2篇软文,回答10个知乎,做2个短视频,发5条朋友圈…… 
 
(数字仅做举例,具体根据各行各业的情况而定) 
 
赚钱就是赚钱,缩短路径,一切从简,怎么赚钱怎么做。 
 
他用这套模式能赚100万,再差我也能赚20万。 
 
这就足够比打工强了。  
 
打工是打工,赚钱是赚钱。两者不要混为一谈。 
 
更不要让打工耽误了你赚钱! 
 
你的时间,远比你想象的更值钱! 
 
作者:王叔笔记 公众号:王叔笔记 |   
 
 温馨提示: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 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 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 
 
 
 |